<cite id="qojld"></cite><cite id="qojld"></cite>

          以重大科技項目驅動引領型發展

          2015-11-26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就是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技術集成,推出重大戰略產品,開發關鍵共性技術,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撐;就是要通過明確的“物化目標”引導技術難題的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群的成長,形成經濟增長新亮點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從以前倡導“后發優勢”到如今主張“先發優勢”,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推動這一轉變的關鍵動力之一,便是布局在國家戰略必爭之地、產業競爭制高點的一批重大科技項目。這些重大科技項目能為我國在多個領域打下“先發優勢”的基礎,是驅動我國引領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就是要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技術集成,推出重大戰略產品,開發關鍵共性技術,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撐。歷史上,我國實施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等為代表的若干重大項目;新形勢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了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能源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當前,《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我國還將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可見,無論昨天、今天還是明天,重大科技項目都是我國緊握不松的發展利器。

          不單是我國,美國、歐洲、日本等都把圍繞國家目標組織實施重大研發計劃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美國的新能源計劃從2009年開始投資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的研究;2013年底啟動的歐盟“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投資總額達770億歐元;日本政府擬在今后10年間投入1000億日元,用于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研發。這些大型科技項目將對這些國家的經濟轉型和新產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就是要通過明確的“物化目標”引導技術難題的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輻射帶動相關產業群的成長,形成經濟增長的新亮點。以大型飛機為例,因其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度,其技術擴散可以延伸至制造業,能有效帶動裝備制造、數控機床、電子、材料、發動機制造等相關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由此可見,重大科技項目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蓄積先發優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要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探索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的順利實施。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從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并跑和領跑并存的新階段,一些重大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不可能買來,靠市場自發的力量也很難開發出來。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全球創新格局面臨深刻變化,機遇與挑戰并存。國內外新形勢要求我們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充分體現國家意志和戰略目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以“聚焦”謀先發優勢。因此,我們必須把重大科技項目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上,讓其領航中國創新,驅動引領型發展。


          轉:中國政府網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