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今日上午召開
隆冬古都,景色分外秀,充滿詩意、畫意,引得觀者贊嘆不已。
今日上午,文化新產業人士相聚平城,召開“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在本屆年會中,文化新產業人士將圍繞“新·興——文化有度、公益有道、科技有品”展開深層對話和交流,以及參與“精·致”圓桌會議,并為項目獻策、獻智。
京典商系(經濟顧問)Mak、(商務顧問)Miley共同出席“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并向“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致辭。
京典、京亞等商(務)系代表和織書、良筆等文(化)系代表及云夢、云善等慈(善)系代表均出席本屆年會。
新·興——文化有度、公益有道、科技有品
在本屆“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第一版塊“新·興——文化有度、公益有道、科技有品”對話交流會上,與會代表踴躍發言,現場氣氛相當熱烈。以下是發言節選:
京典商(務)系代表藍小悠說:“‘新’、‘興’這兩個字,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文化+公益+科技’是一個漫長的路,探索、融合不會停止,需要付出的金錢、汗水太多,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應該嘗試。”
良筆文(化)系代表嚴怡說:“文化要想做到有新意,作為女生的我,或多或少認可‘美’才是出新的亮點,一種事物帶有自然‘美’能吸引關注的目光。”
云善慈(善)系代表陳朗說:“公益在當下社會開展尤為艱辛,誤解比率較大,今后公益真正的結合文化和科技,能夠實現互補或許是最好的,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下一步調整方案盡量把公益做成循環的事業。”
精·致
在本屆“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第二版塊“精·致”圓桌會議上,內部系統總結了上年度文化、科技、公益三個業態的得、失,與會嘉賓隨即制定2016文化、科技業態發展方案謀求本年度增效保收。
現場精英匯聚,聯合審閱了外置慈善機構“圓夢”、“文繪”兩大文化類公益項目,當瀏覽到《碎念青春》這本書時,多位嘉賓一致給予好評,建議此類圖書應采取重點、專用扶持,并對項目組委會提出六點要求:
1.制定文化類公益項目操作細則
2.新增審核作品分級制度
3.完善有償、無償全方位體系
4.減少專職人員,補充兼職人員
5.盡量提供有償兼職崗位,滿足有能力、有思想的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6.設立全新機構,重組系統
“平城匯·文化新產業年會”結束后,文化新產業人士、三系代表、特邀嘉賓及系統工作人員,乘車參觀平城遺址等景點。